top of page

科學家如何發現過去: 古老歷史


六年級第二單元的中心思想是地球表面的研究已經發現的古老歷史。在教學的過程中,老師帶領孩子認識了許多的古代文明以及古代歷史,包含:龐貝古城、羅馬遺跡、古希臘時代、秦兵馬俑等,我們也閱讀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。除此之外,還邀請了銘傳大學的倪教授,他向孩子們介紹了新石器時代的石器,以及臺灣許多不為人知的古代遺址,孩子們大開眼界。古人云:讀萬里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11月23日,六

年級的孩子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及十三行博物館。透過參觀故宮博物院,我們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,包含故宮三寶:毛公鼎、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外,還有轉心瓶和百首鳥籠等,導覽人員豐富生動的解說,讓我們更加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,對於孩子在國語科的總結性評量—介紹一件古文物,有非常大的幫助。而在十三行博物館中,從十三行人遺留下來的物品,科學家與考古學家推敲出許多珍貴的資訊,包含他們的生活方式、製鐵技術(台灣第一個製鐵的史前人類)、製作陶器(鎮館之寶為人面陶罐),甚至殉葬方式等,受益

良多;博物館中也有許多動態的學習資源,孩子們都很喜歡。參觀十三行博物館,了解史前人類,對於孩子在總結性評量—利用3D模型,介紹一個古老文明的發想,也大有裨益。 讓我們也來看看孩子的回饋:

"這次戶外教學去故宮博物院,我終於看到在國語課本中,那栩栩如生的翠玉白菜,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小鳥籠,大約只有一公分,而鳥籠的柵欄卻只有0.1~0.2公分,但以前古人在沒有放大鏡的情況下,還可以將唐詩寫在上面,而且字體相當工整漂亮,讓我非常佩服。"

- Melanie Liu 劉姮妤, 六年級

--------------------

"我再故宮博物院忠看到許多的寶物,包含:毛公鼎、玉屏風、多寶盒等,其中,百駿圖讓我印象最為深刻,因為故宮還特別為此設計了一個動畫,而且百駿圖是多年才一次展出的義大利畫家朗世寧的珍貴畫作,希望明年可以重回故宮,看到”大秦展”的特展。"

- Calvin Feng 馮祺傑, 六年級

--------------------

"在十三行博物館中,我更加了解十三行遺址,透過解說員的介紹,我知道十三行人的生活方式及相關資訊,而鎮館之寶人面陶罐,是我覺得最特別的,更讓我體會到考古學家的厲害,但他們竟能研究出好幾前年史前人物的生活習慣,使我們得知古人的相關資訊,十三行博物館讓我見證考古的奇蹟,令人嘆為觀止。"

- Anny Chen 陳恩菱, 六年級

--------------------

"一開始得知我們要到十三行博物館,我其實是興致缺缺的,因為我覺得台灣的文化在眾多古文明中顯得黯然失色。可是一進到博物館內,我的心情有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。首先我們學習了十三行人的生活,發現他們不但會蓋高腳屋,更是台灣第一個煉鐵的民族,還有先進的製陶技藝;再來看到十三行出土文物,不但有美麗的珠子,還有神奇的鎮館之寶—人面陶罐。走出十三行大門,我收穫滿滿,更了解史前人的文化。"

- William Chen 陳仲廉, 六年級

Tags: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